
▲地委委员、地纪委书记林永菁在织金调研
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思想观念的更新上。今年年初,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的全新观念,一石激起千层浪,新班子、新气象、新思考、新作为,针对全区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观念相对滞后这一突出问题,地委、行署下决心加大投入,从大规模培训干部入手,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加大外派干部学习培训力度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加强干部群众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终身学习的理念得到了较好树立。
机关作风大转变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意识得到了较好树立。实行党员、干部与农村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和地、县市直部门结对帮扶贫困村党建“1+1”制度,领导干部带头作表率,层层建立工作联系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4400多名党员干部在乡(镇)、村两级建立了工作联系点,有733个机关、事业单位参与开展党建 “1+1”结对帮扶活动。我区转变机关作风的做法,得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的充分肯定,今年5月,《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第20期作了转发。在全区帮助5000户农村贫困户实施茅草房改造和帮助5000户无房户建房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带头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带领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全区共捐款2500万元,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在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关注民生中转变作风,提高认识的同时,全区各级机关干部还切实认真履行职责,自觉依纪依法办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大力开展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效率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争创一流工作业绩,进一步树立了勤政务实、高效工作的良好形象。
机关作风大转变的再一个表现是,长期以来困扰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通过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的现象明显减少;干部职工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纠正;赌博、借婚丧乔迁等各种名目大操大办,以及公车私用、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等现象得到较好遏制;“进门一张凳子、落座一杯清茶”,有问必答、有事必办的良好风尚正逐步形成。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困扰试验区发展的人口计生、安全生产等问题,地委、行署建立完善了一系列长效机制,使这些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比如,针对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水平滞后、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计划生育长期处于全省挂末、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意见》、《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的暂行规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文件,用制度来保障工作的落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