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试验区 >> 鏖战贫困——黔西县开发扶贫工作纪实
        鏖战贫困
        ——黔西县开发扶贫工作纪实
        作者:执笔:李志平  发布日期:2008/9/26 阅读次数: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西观音洞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试验区建立以来,黔西与全地区一样,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全县社会经济的过程中,迈开了自己坚实的开发扶贫工作步伐,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对象,为改善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为增加贫困人口基本收入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工作。20年来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县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
          开发扶贫成果辉煌
          2007年末黔西全县总户数22.49万户,总人口86.94万人,其中:农业户数20.28万户,农业人口80.07万人,有绝对贫困人口5.20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8.20万人。与试验区建设之初的1988年相比,人口总量增长了15%,贫困率却下降了近30%,而最主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思变、思进的精神释放出来激情足以让明天的黔西更加美好。
          到2007年末,黔西完成各类开发扶贫资金投入32911.3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575个,其中:财政扶贫资金项目761个,投资10439.99万元,部门帮扶项目146个,投资9824.36万元,信贷扶贫项目8个,投资6775万元,社会帮扶资金项目660个,投资5871.98万元。
          总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41个,投资25534.30万元;种植业项目140个,投资3221.98万元;养殖业项目99个,投资3188.60万元;其它项目95个,投资966.45万元。
          从农业基础设施到公共基础设施,从群众生活条件到公共财政服务能力,从产业发展能力到市场拓展能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黔西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的影响和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
          ——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支撑了全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末与1988年相比,GDP从2.97亿元增加到47.09亿元,增长14.86倍,年平均递增10.54%;财政收入由2047万元增加到60628万元,增长28.62倍,年平均递增19.52%;粮食总产量由13.32万吨增加到35.04万吨,年平均递增5.22%;油菜籽产量由9711吨增加到2007年的56166吨,年平均递增9.67%。这些可喜的变化背后是持续不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到2007年末,全县共完成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20.96万亩,建成浇灌水池3173口,建成防洪排引渠系399.67千米,维修塘库62个,农田水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29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6.66万亩。人均基本农田由1988年的0.15亩增加到2007年的0.42亩。这些数据的增加60%体现在贫困乡村,从而为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既改善了贫困山区的发展环境,也增强了依托资源优势,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20年来,全县共新增公路304条,2191.8公里,通车里程达301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不通公路的村由1993年的402个减少到2007年的91个,解决了3.95万户,16.69万人的行路难和运输难问题。建人畜饮水工程294处,其中:建水池3572个,102836立方米;建水窖5838口,108063立方米;建提水泵站163座,装机1674.95千瓦;铺设安装各类输水管道2280.25千米。累计解决49.29万人、8.24万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困难。人畜饮水困难减少到2007年的6.03万人、3.76万头(匹)。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0%。无综合服务室的村由595个减少到2007年的39个,无卫生室的村则减少到2007年的29个。新建中小学153所,121974平方米,改造中小学80所,52030平方米。在民办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全县已建成民办高中4所,民办小学18所,民办幼儿园9所。全县小学入学率由2000年的98.7%提高到2007年的99.51%,初中毛入学率2007年达到102.02%。
          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在贫困乡村的比例占全县的60%以上。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催生了贫困乡村依托资源、开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勃勃发展生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黔西贫困乡村的建成和在建煤矿达40口以上,投资规模达30亿元以上,为贫困乡村贫困劳动力就地转移、社会经济总量攀升,加快脱贫致富进度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广大农民群众及贫困人口生活条件的改善体现了20年开发扶贫工作的巨大成就。从1993年以来建立的统计台帐数据显示,全县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10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5.20万人,净减少4.80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13.02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8.20万人,净减少4.82万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8年的293元增加到2007年的2530元,增加2237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88年的214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438公斤,增加224公斤;建沼气池14619口,改造茅草房7182户,574560平方米。完成整村推进建设158个村,其中具有典型样板示范意义的有10个村。广大贫困农户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带动提高了广大贫困乡村求进思变的市场意识,为扶贫开发工作向更高层次有效推进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与精神动力。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公共财政覆盖面、服务能力显着增强。这主要体现在扶贫开发项目地方资金配套能力,县域经济中地方项目覆盖能力,社会经济动员能力,社会保障体系能力等方面。在全县所有贫困乡村中,从新阶段扶贫开始,地方资金配套基本实现了整体跟上。地方项目覆盖则主要体现在通村公路新建和改建等大型项目上。在社会经济动员能力上,无论是县城发展、贫困乡村的集镇建设还是资源开发,基本达到了80%的以上的社会动员能力。在社会保障能力方面,特殊人口社会保障在贫困乡村、贫困人口中基本实现了全员全面保障体系,医保、养老保险在贫困乡村的覆盖面也基本达到90%以上。
          ——产业发展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显着增强。20年前,黔西基本无规模化的工矿企业,而今天,产值过千万元的工矿企业则在30家以上,对推动贫困乡村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扎实推进开发扶贫
          黔西县20年来的开发扶贫工作,始终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从构建贫困乡村的和谐社会入手,达到构建全县和谐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坚持“一个集中”。即县、乡、村各级领导和干部抓开发扶贫的精力集中。县、乡分别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和扶贫部门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财政、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本辖区内的开发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开发扶贫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全县共抽派574名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党建扶贫工作干部到贫困乡、村挂职帮扶,帮助贫困农户引资金、引技术、选项目,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县委、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开发扶贫列入对各乡镇、村工作的考核范畴,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党政抓好开发扶贫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为开发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实行“两个整合”。一是对实施整村推进的村实行资金项目整合。为了较好地进行综合治理,产生综合效益,黔西县对实施整村推进的158个重点贫困村实行资金项目整合,由县政府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将财政扶贫资金、深圳对口帮扶资金、台湾朱英龙先生捐资、民建中央联系帮扶资金和部门、企业、个人捐资等资金和项目进行捆绑使用,实施整村推进,使这些村得到综合治理,能够稳定脱贫,有效地遏制了返贫。
          二是实行技术的整合。即在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中,属于哪一类性质的项目,需要哪方面的技术,县委、县政府就明确相关业务部门派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进行质量把关。
          由于实行了项目资金和技术的整合,全县打造出了许多整村推进的亮点。较为突出的有林泉镇移民村、钟山乡重新村、大关镇营山村、中建乡营盘村、新仁乡青山村、定新乡庄子村、红林乡穿洞村、太来乡芭蕉村等。这些村不但基础设施比较好,而且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农民素质明显提高,群众增收门路也得到了拓宽。
          狠抓“三个管理”。一是狠抓资金管理。财政扶贫资金严格实行 “三专管理”。即:在县财政局设立专户,分项目建立专帐,实行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项目启动前,凭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实施责任书,严格按财政总投资的30%拨付动工费。项目实施中,经县扶贫办与县财政局及相关单位派人实地检查进度和质量,现场作出书面检查督促意见,并填写拨款申请表,据实拨付进度款。项目竣工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县监察、财政、扶贫办和相关业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并提供验收意见和资金决算表等全套竣工资料后,实施方凭合法票据并附用款附件报帐。人畜饮水工程和建村综合服务楼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还要预留10%的质量保证金,待工程运行期满无质量问题后,方可结清余款。
          二是狠抓项目管理。为了使实施的扶贫项目能发挥更好的效益,县的扶贫项目从申报起就严格把关,以扶贫开发规划为依据,80%的项目从项目库中选定,全部安排重点贫困村,80%以上的资金安排一类重点村和整村推进村。选择的项目经群众会通过并进行公示,由乡到县逐级审定,真正选准群众支持和满意的项目。项目经上级批复立项后,由实施单位及时编制实施方案,经县扶贫办审批后,与县扶贫办签定项目实施责任书,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乡镇一把手任组长负总责,抽派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蹲点把关,进行施工监理。验收中,不但要按实施方案的内容逐项检查,还要以物资发放花名册为依据,按比例抽查农户进行核实,不合格的坚决不予验收;严格实行项目实施前和竣工后公示;紧紧依靠乡(镇)、村充分发动受益农户投工投劳,以弥补财政扶贫资金的不足;通过验收的项目,作好项目移交,落实好项目后续管护。有一定规模、效果较好的项目制作永久性项目标牌。
          三是狠抓档案管理。为了对党和人民负责,使项目实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实施的扶贫项目,从申报、实施到最后的检查验收和后续管护,规范齐备了项目申报书、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移交协议及项目后续管护措施等18项竣工资料,并按项目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分年度、分类型、分项目进行归档管理。另外,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贫困户人口、低收入人口、一类乡开发扶贫监测统计月、季、年报等有关数据、资料,全部进入微机管理,真正做到查找资料得心应手,管理规范高效。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创新“四个机制”。一是对种养业项目推行滚动发展。即补助给贫困户的种、畜,待贫困户增收获得效益后,在不影响其发展的基础上,拿出部分种、畜,帮助其他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实行以物滚动,不断扩大扶贫面。
          二是村成立中心扶贫组,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纠纷和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针对扶贫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占地、青苗补偿和受益户投工投劳等急需处理,但又不便使用法律手段解决的辣手问题,成立村中心扶贫组,由村支书任组长,妇女代表、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和寨老、族长等为成员,负责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各种纠纷和安全问题,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监督项目实施质量,督促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成立项目实施协作组,解决项目实施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项目实施中,特别是在实施整村推进的村,由于项目较多,不少农户要同时承担几个项目的建设任务,因此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在乡、村的组织下,由号召力较强的农户牵头,联合5—10户农户组成项目实施协作组,根据各户用工的急缓和各农户劳动力技能的特长等互相换工,实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整合劳动力资源,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实施中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四是采取能人带动、入股担保抵押贷款等形式,解决贫困群众自筹资金困难的问题。对茅草房改造和“一池三改”等项目,单靠国家补助的资金无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需要受益户自筹大量资金参与。但在具体实施中,有的贫困户既无资金投入,又借贷无方,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能人带动,入投担保抵押贷款等方式,解决贫困群众自筹资金困难的问题。
          落实“五个到村到户”。一是调查摸底到村到户。对全县5.20万绝对贫困人口和8.2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逐家逐户进行摸底调查,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经多数群众通过后进行以户建卡,以乡、村建册,以县建薄。对每年解决温饱的农户进行登记造册,全部进入微机管理。还根据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的贫困现状编制了全县和28个乡(镇)及394个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规划。
          二是扶贫项目实施到村到户。除新建水、电、路、学校等公益项目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为农户直接增收或农户直接受益的项目,茅草房改造、“一池三改”、院坝硬化和建小水窖等改变农户人居环境项目的实施,全部到村,具体到户。其中:茅草房改造7182户,院坝硬化2894户,进行“三改”5466户,建沼气池14619户,资助贫困学生1117人,建小水窖5838户,发放小额扶贫到户借款和贴息贷款2740万元,30854户。通过项目实施到村到户,使贫困群众最直接地得到实惠。
          三是县直部门和干部职工联系帮扶到村到户。县直80个部门分别对174个一类重点贫困村进行定点联系帮扶。实施“3、2、1”结对帮扶工程,共结对帮扶贫困户6247户,21219人。与贫困户认亲交友,动脑筋、动真情、动真格,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引进资金、引进技术、联系项目,明确责任,落实帮扶目标,实行贫困户不脱贫,干部职工不脱钩。
          四是捐资助困到村到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捐资1388.65万元,捐助种子33万公斤,捐赠肥料500吨,衣物1500套,帮助极贫户新建住房和改造茅草房,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另外,将全县18415户、36059人的农村特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使这些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是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实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到村到户。对全县1302户二女结扎户和523户独生子女户全部落实了联系帮扶,实行政策优惠,资金项目倾斜,真正解决了这些农户的后顾之忧。通过这些农户的现身说法,对其他农户起到了极大的宣传带动作用,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全县各乡(镇)、村和农户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黔西县已成为省的优质服务县,正在争创国家优质服务县。通过开发扶贫到村到户,增强了贫困村寨、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培育“六个经济增长点”。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活县”的总体思路,在为农民增收上,培育了“六个经济增长点”。
          一是建设稳定的优质烟生产基地。具体是将烤烟种植面积相对集中在适宜种植烤烟的乡、村和有能力、懂技术的种烟大户,并对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块实施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旱涝保收的烤烟生产基本农田,进行规范种植和科学烘烤。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烟叶质量,增加了收入。1988年全县种烟面积16.08万亩,产值4197.73万元,2007年面积减少到10.35万亩,产值达11945.82万元。目前,在全县范围内正在对种烟地块实施烟水配套工程,现已投资1755.22万元,实施了2.34万亩,计划到2009年投资21919.59万元,实施23.792万亩,把黔西县建成名副其实的优质烟生产基地,为农户培育一个较为稳定的增收来源。
          二是推广普及杂交油菜下田育苗移栽,大力发展油菜生产。黔西县紧紧抓住油菜籽市场前景较好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全县冬闲田较多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杂交油菜下田育苗移栽,努力发展油菜生产。油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从1988年的20.4万亩、9711吨、1942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45.83万亩,56166吨,1.69亿元。由于得到了较大的实惠,广大农户在满栽满插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耕作粗放的做法,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
          三是进行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根据全县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特点,积极招商引资,进行资源开发,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现已建成合法煤矿53对,4×30万千瓦黔西火电厂四台机组已全部运行发电,3×17万千瓦东风水电站、4×15万千瓦索风营水电站和3×20万千瓦洪家渡水电站已全面建成投产发电。境内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花区已纳入地委、行署的统一规划,科学统筹,合理开发。具有考古价值的国家级保护文物沙井观音洞、清代兵部尚书李世杰墓、九龙山象祠以及集隽、幽、雅、险为一体的六广河峡谷、东风湖、洪家渡、柯家海子淡水湖群、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八仙洞和化屋民族风情园等旅游景点已列入县的旅游开发总盘子,正在开发利用。全县煤、电项目的成功引进和实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带动了贫困乡(镇)、村的发展,促进了广大农户的增收。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2.33亿元,比1988年增加了42.7倍。建成了以莲城大道为中轴的新兴城区,使县城城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0万人。
          四是大力发展果蔬生产。针对我县煤、电大项目多,区位优势较好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在河谷地带、城镇郊区、大型厂矿周围和主要公路沿线大力发展错季节优质蔬菜种植和鲜果生产。2007年全县种植蔬菜达18.31万亩,产值达1.1亿元,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其中特色蔬菜10.5万亩。较为集中连片的有素朴镇1000亩大葱基地、绿化乡2000亩辣椒基地、城关镇2000亩错季节优质蔬菜基地、大关镇1200亩果蔬基地和太来乡300亩错季节优质蔬菜等。
          五是积极进行畜牧品种改良。为建设畜牧大县,使畜牧业成为广大农户增收的一个经济支柱,黔西县从畜牧品种改良入手,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品种改良由2000年的个别乡(镇)零星试点发展到2007年全县28个乡镇推广普及。全县共建牛品种改良点37个,2007年输配母牛9500头,产犊5225头,为农户增收365.75万元。建猪品种改良点247个,2007年输配母猪48675头,产仔778800头,为农户增收3115.2万元。由于进行了畜牧品种改良,促进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由1988年的313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93061万元。畜牧业真正成为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
          六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为了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较好的开发利用,让其离土离乡寻找职业,做到“空手出门,抱财归家,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黔西县积极开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就业创造硬实力。1988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普及培训289.85万人次,每年向农村印发各种适用技术资料10—16万份,每年县、乡、村各级办科技兴农示范样板15—18万亩。1988年以来共进行绿色证书培训17940人,颁证14306人,干部培训7019人。2004年以来共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13156人。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印发实用技术资料和大办样板示范,认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工程,推进“普六”、“普九”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农村科普协会等,使广大农村劳动者掌握了一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部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全县累计劳务输出15.38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3.43万人,创劳务收入6.15亿元。多数劳务输出农户脱了贫,部分致了富,有的回到家乡后,成为经济开发的投资者、经营者,有的当了厂长、经理,在开发扶贫中发挥了示范带头的作用,走出了一条易地扶贫的路子。
        [1楼] 网友luodaoju n,于2009/9/25 10:24:59发表:
        2008年说是给独生子女户1000--2000元的奖励。可到现在也没有见到呀。说是给交养老保险,自己负担0.5成。到现在还是没有定论。说是有扶持贷款。可我去了说是因为我的户头做了流出还贷不了。因为我是无房无业,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连办个低保都没有指标,可我就看见很多人又不是计生两户,而且挺富裕的人都又低保,到我这怎么就没有指标呢?我只有常年靠在外打工勉强过日子,谁会想过我们这样一群人呢?这个帮扶就没有在我身上体现过,不信可以调查呀,我就是黎明村的。我是罗道军。电话是;13651309367.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