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是2 0世纪3 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材料,是以粉煤灰( 或砂) 、石灰、水泥、石膏等为主要原料,经铝粉( 膏) 发气、高压饱和蒸汽蒸压养护而获得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轻质的新型建筑材料。从工业化生产至今,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历史虽然不长却发展迅速。上世纪50年代,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世界产量还没有超过100万立方米,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世界产量达到了3300万立方米。随着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涌现出了一大批专利技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世界产量已经达到了6000万立方米,分布的范围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地区,广泛应用于墙体和屋面。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优良品质世界公认:在德国被誉为“浮在水面上的混凝土”;在日本被称为“建筑上的羽绒服”;在我国被定性为“21世纪新型节能的墙体材料”,它可以替代“秦砖汉瓦”传统建筑材料和“肥梁、胖柱、深基础”的建筑模式,也是其他建筑材料不可替代的新型墙体材料。除此之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原料非常广泛且容易进行技术处理,产品又有着广阔的市场。
在国内,由于国家墙改政策的引导和170个大中城市限期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的措施到位,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缓慢,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的总需求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颁布的警戒线,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促进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各地都颁布了关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推广节能建筑管理的规定。这是一项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对新型墙体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容重轻、保温性能好的特点,是国家建设部明令推广替代红砖的首选墙体材料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400余条,年产量已经超过2500万立方米,其中70—80%是以从事利用电厂排出的工业废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我国已经成为生产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大国,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工业已成为独立门类的新兴工业。更大规模地发展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工业,可以满足国家建设部提出建筑节能达到50%的建筑标准要求,可以推动墙体材料的革新。在使对环境带来危害的工业废渣、粉煤灰得到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同时,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工业能够享受国家墙改和税收等多项政策的扶持,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