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激战,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兵力损失三分之二,到达湘西接近贵州边境时,红军只有3万多人。
12月,蒋介石调集重兵,企图将往湘西方向转移的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个紧要关头,毛泽东提议放弃原来的行军计划,转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得到多数人的赞同。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准备从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创立西进根据地。1935年1月下旬,中央红军抵达黔北土城,准备围歼尾追之敌。土城一战,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于是中央决定改变原定计划,于1月29日凌晨,西渡赤水河(这就是一渡赤水),向川南前进。
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后,蒋介石命令川军十几个旅的兵力,沿江布防阻截红军渡江入川,又派国民党主力部队集结川南,配合滇、黔、湘诸路人马,企图围歼红军于川南狭小地域。这时红军如果继续按照渡江计划强渡长江,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这红军生死存亡重要关头,1935年2月初,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负责人所在的中央纵队,渡过赤水河后,进入云、贵、川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地域,在一个名叫“鸡鸣三省”的村子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成功地完成了“遵义会议”决定而又尚未完成的中央最高层组织调整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在毛泽东正确路线的指引下,中央红军又三次渡过赤水,把敌人甩在了赤水河两岸。之后,红三军团进出岩孔,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红九军团在黔西县属的安底区(现为金沙县安底镇)老木孔、湾子、石榴等乡的边缘结合部菜籽坳,开展伏击战,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使红军成功地脱离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红三军团进出岩孔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为争取时间入滇,挥师迅速向黔西北方向前进,途中原拟攻打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消灭该地的敌人,但敌情变化太快,贵州军阀一个旅已由遵义县西安寨退到泮水,向打鼓新场行进,滇军一个旅已到黔西。这样,红军主力进攻打鼓新场已失时机。经过反复的争论与仔细的分析,军委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发出了“不进攻新场”的指令。按照军委新的部署,中央红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方针,除红九军团暂留乌江北岸伪装主力引诱、牵制敌人,其余一、三、五军团于3月27日之后从遵义的泮水、苟坝等地出发,兵分两路,向打鼓新场周围的湾子、狗场、翁贡水、岩孔、后山等地行进。红三军团从泮水出发经水门坎、后坝、铁厂溪等地到达黔西县属的沿厂后,兵分三路进抵离打鼓新场仅10余公里的岩孔(当时岩孔属遵义县所辖,现为金沙县岩孔镇)并分别驻扎灯杆堡、石笋沟、岩脚、文峰寨和岩孔街上。当时,岩孔驻有黔军王家烈二十五军犹禹九部的一个营。
红三军团赶跑守敌,占领岩孔,在岩孔街上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和红军的政策,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建立苏维埃人民政府,并委任杨云鸾、王庆书组成岩孔临时区政府,杨云鸾为临时区长。红军派部队攻打岩孔附近的寒婆岭、营盘山、高洞等处国民党二十五军防地,未遇抵抗就占领了营盘山,烧毁了敌哨棚两个,将地主的谷物、盐、大洋、生猪分给穷苦群众。龟缩在高洞的几十名武装乡丁见红军英勇无敌,不敢妄动。
红军指战员在岩孔街上公买公卖、说话和气,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对群众秋毫无犯,群众很受感动。胡明斋、黄志如、杨淑云等几位当地人主动给红军当向导,带领红军指挥员到白云山等地察看地形和了解敌情。
由于岩孔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只有两条出路口,容易被阻塞封锁,不宜屯兵,因此,军团领导决定率部离开岩孔,到永安乡干河坝宿营,随后向茅台疾进。
红三军团占领岩孔后,又突然离去,使国民党军误认为红军要进攻打鼓新场等地,于是,急忙调兵遣将。国民党十三师师长何知重连续向其上司陈诚发出电报:一会儿称红军“似有向新场进窜之样”,一会儿说红军企图“由岩孔经干河坝袭击犹禹九部……”。蒋介石在获悉上述情报后,即电令周浑元截击、吴奇伟追击、王家烈堵击、孙渡追击与截击、郭勋祺绕出仁怀以西追击,并认为此时是对中央红军的“歼灭良机”。
红三军团在岩孔的行动,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部署,使蒋介石对红军的实际意图捉摸不定,敌人追剿部队处处被动,次次扑空。
中央红军南渡乌江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和红九军团的行动,造成蒋介石集团的判断失误。正当蒋介石调兵遣将、加紧部署、重重设防之时,1935年3月27日,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先头部队经文家田坝、三丈水等处进抵黔西县沙土区(现为金沙县沙土镇)后山梯子岩。3月28日,红军主力抵达安底区的洋马田、老木孔,到大岚头后又分两路向乌江前进,一路走狗场到翁贡水再到石榴乡抵乌江北岸的大塘河渡口;另一路经安底长坝到翁贡水抵后山下的江口渡口,准备南渡乌江。
红军队伍抵达乌江北岸时,沿江对岸的守敌薛岳部的一个营,将对岸的手扒岩、观音岩等渡口占领,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并将可供渡江的船只扣下,封锁和破坏登岸的道路,妄图凭借天险,阻止红军南渡乌江。乌江两岸皆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暗礁很多,十分险要,平时行人来往,全靠江面上的索桥。北岸桥头有一个岩洞,驻有薛岳部的兵力,在此据险扼守,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月29日,担任渡江先锋的红军先遣队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和军团工兵连抵达后山乌江北岸渡口,砍竹扎排,准备偷袭渡江。但在偷袭时被乌江南岸之敌发现,便改偷袭为强攻。强攻时遭到敌人的疯狂射击,竹排在江中沉浮起伏,不但没有渡过去,反而漂回北岸。白天强攻难以奏效,先遣队决定改为夜战。当晚,天气突变,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给红军渡江增加了极大困难,但也麻痹了敌人——敌人万万没有料到红军会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发起进攻。在雷电和暴风雨的掩护下,红军先遣队同风雨和江水顽强搏斗,终于登上南岸,消灭了南岸的守敌,打通了通向南岸山上的要道。工兵连连夜架桥,后续部队源源过江。3月30日拂晓时,过江红军迂回到下游梯子岩、大塘河两渡口,消灭了守敌、摧毁了敌人江防据点,控制了渡口,巩固登陆场,掩护江北红军主力分别在梯子岩、大塘河、江口等渡口架设浮桥。3月31日2时30分,中央军委向中央红军各军团发出迅速南渡乌江的命令。4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首长安全南渡乌江,进入息烽西北地区,经修文向贵阳方向前进。除红九军团外,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南渡乌江,巧妙地跳出了蒋介石部署的合围圈,把几十万敌军甩在了乌江北岸。
在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时,曾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中革军委总参二局(情报局)副局长、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未到职),对我党的秘密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钱壮飞同志,在金沙县后山乡一带失踪牺牲。
红九军团菜籽坳伏击战
为实现中央红军南渡乌江计划,中央红军决定红九军团暂时留在乌江以北地区活动,给敌人造成错觉,以掩护主力红军的行动。1935年3月27日、28日,军委电令:“原留守乌江北岸的红九军团暂留乌江北岸的打鼓新场一带,以马鬃岭为枢纽,分别在长干山、枫香坝等地活动,装成主力,诱敌北上,牵制敌部,掩护红军主力南进。”红九军团按照军委指示,逐步向南推进,牵制敌人,掩护红军主力过江,出色地完成了牵制任务。红军主力全部渡过乌江后,军委又电令红九军团务必于4月3日上午赶到沙土,尾随红军主力过江。红九军团接到军委电令时,仍在离沙土有四、五十公里远的枫香坝、白纳坎一带,处于敌人封锁线内。当红九军团冒着滂沱大雨、昼夜兼程、赶到沙土时,已是3日下午2点,超过过江规定的时间,浮桥已拆,加上敌方吴奇伟、周浑元纵队3个师正沿乌江上游迎面而来,后有黔军魏金镛、川军郭勋祺三个旅追来,过江已不可能,情况十分危急。红九军团领导立即向军委请示行动方案,军委于晚8点电示:“向沙土、底水以东隐蔽。”红九军团根据军委电令,连夜行动,先向沙土东北急进20多公里后又折向西北,忽东忽西,由于隐蔽较好,未被敌人发现。吴奇伟、周浑元部由于没有发现红九军团的踪迹,且急于渡江去追红军主力,便直奔上游的黄家渡口过江去了。红九军团摆脱险境后,向安底区老木孔方向前进。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4月4日,红九军团到达老木孔,部队刚驻下,侦察人员发现形势不对。接着,从当地农民处获知,黔军犹国才部、魏金镛师正从遵义鸭溪向老木孔追来。红九军团领导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分析敌情和地形,研究对策,拟定作战方案,对追敌狠狠打击。根据木孔的地形,军团领导决定采取伏击战,打击追敌。作战地选择在菜籽坳,兵力部署是:九团在正面,七团为右翼,八团为左翼,一旦正面九团打响后,七、八团从左右两路包抄。攻击的重点是先打敌指挥机关,使敌指挥失灵,不战而乱。菜籽坳地处老木孔、湾子、石榴、天堂等乡的边缘结合部,方圆10公里,山上大树林立,灌木丛生,道路从山林间蜿蜒穿过,是打伏击战的有利地形。
4月5日拂晓,红九军团进入阵地,8点多钟,敌人先头部队开始进入伏击圈,军团长罗炳辉一声令下,冲锋号吹响,红军将士从灌木林中一跃而起,杀向敌阵。敌人乱作一团,多次向红军阵地发起反攻,都被红九军团击退,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经过多次进攻与反进攻,红军指战员越战越猛,到黄昏时,战斗胜利结束。这次伏击战,击溃敌人7个团,消灭敌军300多人,俘敌1800多人,缴获枪支1000余支,敌师长魏金镛被击伤。这次战斗是红九军团脱离主力红军后打的第一次大胜仗。
战斗结束后,红九军团折回老木孔宿营。为防止敌人反扑,4月6日拂晓,红九军团离开老木孔,向西北方向前进。同时向军委发电,汇报菜籽坳战斗情况,并请示行动方向。4月6日下午6时许,红九军团翻过倒压大山,经泮水、石桥、大坪子等地到达小水沟宿营。7日早上,红九军团接到军委电令:“九军团向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大定前进”。按照军委指示,红九军团经过桂花、石革佬(今金沙石场)、太平等地进入大定(今大方)境内。菜籽坳伏击战的胜利,使红九军团成功地甩掉了敌人,脱离了险境,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主力向南开进。(作者单位:黔西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