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1日,作者(中)在大方县牛场乡新庄村辣椒种植基地调研。(供图/大方县委办)
一、大方县种植业结构布局现状
(一)种植区域布局
一是因势布局。大方县结合自身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以海拔纬度划分3个种植区域:第一种植区域为15度以下的坡耕地主要发展蔬菜、辣椒、中药材、高产牧草、食用菌、马铃薯、豆类等;第二种植区域为15-25度的坡耕地主要发展青贮玉米、优质大豆、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油用牡丹、玫瑰花等;第三种植区域为25度以上坡耕地还林还草,还林以经果林为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二是划区布局。划分高速公路和铁路、主要公路沿线、旅游景区周边、重要水源地、集镇附近等5大重点区域,优先发展以玫瑰花、油用牡丹及蔬菜、大豆、辣椒、马铃薯等为主的矮秆经济作物。黔大高速公路、织毕铁路、杭瑞高速公路、清毕路、黄普路、贵毕路、方纳路、马九路、羊理大道、大纳路、居二路等主干公路沿线种植辣椒、马铃薯等;油杉河、九洞天等旅游景点种植玫瑰花、油菜花、樱桃、油用牡丹等;支嘎阿鲁湖、岔河水库等重要水源地还林还草;集镇周边主要种植蔬菜。
三是承习布局。结合区域农户传统种植习惯,在G镇、W乡、Y乡发展水稻、蔬菜产业种植带;在M乡、Z镇、L镇发展辣椒、烤烟产业种植带;在CD镇、B乡、D乡等乡镇发展小麦、荞麦产业种植带。
(二)种植品种布局
大方县农业产业种植大体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蔬菜类。主要发展辣椒、甘蓝、白菜、茄果类、小白菜、根菜类、蒜类、莴笋、花菜、西红柿等10大类品种;二是中草药类。主要发展天麻、丹参、前胡、金银花、板蓝根、半夏、重楼、白芨、苦参、黄精等10大类品种;三是鲜果类。主要发展猕猴桃、李子、樱桃、刺梨、石榴、枇杷、梨子、桃子、葡萄、板栗等10大类品种;四是其他类。主要种植烤烟、密植青贮玉米、马铃薯、大豆、荞麦、水稻、红薯等传统经济作物。
(三)种植规模布局
一是品种规模。万亩规模以上的种植主要集中于天麻、蔬菜、辣椒、猕猴桃等,其中:种植天麻2.2272万亩、蔬菜2.6491万亩、大豆10.31万亩、辣椒11.015万亩、猕猴桃3.7545万亩、食用菌2.45万亩、经果林类20.7841万亩、烤烟6.42万亩、青贮玉米6.14万亩、酿酒用高粱1万亩、荞麦3.4万亩。二是区域规模。种植区域较为集中的是蔬菜、大豆、辣椒、猕猴桃四种作物,其中:蔬菜种植主要集中于B乡、Y乡、T镇、G镇等4个乡镇,大豆种植主要集中于G镇、W乡、S乡等3个乡镇,辣椒种植主要集中于M乡、Z镇、L镇3个乡镇,猕猴桃种植主要集中于M乡、H乡、CD镇等3个乡镇。其余作物不同程度分布于全县28个乡镇。
二、大方县种植业结构布局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一是从品种标准规模来看,5大类30余种经济作物,其中规模在1万亩以下的品种有15种、规模在1万亩至2万亩的品种有4种、规模在2万亩至3万亩的品种有2种、规模在3万亩至4万亩的品种有3种、规模在4万亩至5万亩的品种有2种、规模在5万亩至10万亩的品种有3种、规模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2种。但单一品种集中连片种植1万亩的仅有辣椒和猕猴桃2种,其余均在5000亩以下且较为分散,典型的小、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二是从种植规模来看,大方县土地总面积为138.68万亩,种植量最多的大豆10.31万亩、辣椒11.015万亩,占比分别为7.4%和7.9%;蔬菜类中种植最多的白菜1.1万亩,占比为0.7%,其余皆在0.5%以下;猕猴桃种植3.75万亩,占比为2.7%;茶叶1.6万亩,占比为0.11%;经果林中,李子5.7万亩、占比为4.1%,樱桃3.5万亩、占比为2.5%,刺梨4.8万亩、占比为3.4%,石榴2.2万亩、占比为1.5%,种植量最小的西梅0.012万亩,占比还不足万分之一。由此可见,大方县农业种植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二)种植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一是种植区域不连片。大方县5大类30余个品种皆为分散种植,没有区域化集中化种植。以种植规模最大的大豆和辣椒为例,大豆总计种植10.31万亩,分别分散在G镇、W乡、S乡等24个乡(镇、街道),最大种植面积1.5万亩,其余均在0.5万亩以下;辣椒种植11.05万亩,分别分散在L镇、M乡、E乡等28个乡镇,最大面积为1.63万亩,其余仍同大豆一样,均在0.5万亩以下。同时除了本乡镇部分村有集中连片种植以外,基本上村与村、乡与乡之间产业毫无衔接,没有形成连片种植。可以说,这种分散性种植方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二是种植类型不连片。一方面,同一品种区域不连片。如猕猴桃种植三大重点乡镇M乡、CD镇、H乡分别位于大方县南部、北部和东部,距离最近的M乡和H乡种植基地相距30多公里,中间地带皆为其他种植品种。另一方面,多品种区域内混连。在5大类30个品种中,集中发展单一品种的乡镇数为0,集中发展2—3种重点品种乡镇数为0,种植品种类型最少数乡镇有20多种,很难形成种植品种的集聚效应。
(三)种植杂乱难以形成主导效益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一是品种杂乱。以经果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8年仅经果林种植就选种16种20个以上果品,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2014年主选5种,2015年增加到8种,2016年又提高到11种,2017年为14种,2018年直接增加到20种。截至2018年底,5年来经果林选种20余种品种,万亩以上的种植品种只有刺梨、樱桃等4种,5000亩以上只有桃子,1000亩以上的只有杨梅、柿子3种,低于500亩的有车厘子、西梅等6种,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品。二是规划杂乱。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长效性,需要持之以恒,而大方县农业产业的规划仍然是逐年变化,没有一致的主导规划。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8年5年间,大方县共规划发展农业主导产业10个以上,且每年都不同,2014年是马铃薯、烤烟、蔬菜、精品果业、茶叶、精品杂粮;2015年改为豆类、马铃薯、蔬菜、茶叶、烤烟和中草药;2016年又变为优质肉牛、以食用菌为主的蔬菜、经果林和中草药;2017年又重新发展马铃薯、商品蔬菜、豆类,再加上特色经果林、生态畜牧业、中药材、高山生态茶;2018年又提出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种草养牛、中药材、经果林和有机茶,基本上是年年都在选定新的主导产业,多年来未形成优势主导产业。
三、优化大方县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对策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大方县气候差异性造成物种多样性的实际,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要求,实施“3+2+N”产业布局规划,通过定优势种植品种,实现商品化发展,提升主导效益;定连片种植区域,实现标准化发展,提升集聚效益;定种植规模,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规模效益,推进大方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定种植品种,实现商品化发展
一是依托品牌优势发展“3”大传统产业。依托大方县“中国天麻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中国皱椒之乡”等名片资源优势和地标产品优势,着力发展天麻、大豆、辣椒三大优势产业,整合各部门资源在奢香古镇全力打造大方天麻及加工成品、皱椒、豆制品等特色优势农特产品主体展馆,并融入科技元素展示生产、加工过程,科普宣传产品功效,提升大方“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的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具有大方地域特色的商品。
二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2”大特色产业。依托大方县自然资源和社会帮扶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和优质肉牛养殖为主的两大特色产业。以安格斯牛肉制品厂为载体,推动肉牛产品从规范屠宰、胴体分割到精深加工等环节全闭合,并依托中禾恒瑞市场销售渠道,确保优质高档牛肉产品稳定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供应,提升“贵牛”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为主的猕猴桃种植产业,在贵州形成与修文、六盘水“三桃鼎立”格局。
三是依托区域优势发展“N”个自主产业。根据乡村实际,依托自身优势,围绕省、市制定的12个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三白”、大蒜、韭菜等产业,构建“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最终形成以“3个传统产业+2个特色产业+N个乡镇自主产业”的“3+2+N”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定种植区域,实现标准化发展
一是规划产业片区。结合山区地形地貌,综合土壤环境、地理纬度,科学规划产业区域,打破乡镇界域,走符合农村发展路径,注重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探索“山上种树、种茶发展林下种养经济;山腰种果、种药发展采摘体验经济;山下种菜、种花发展休闲观光经济;圈中养牛、养羊、养猪”的“三山一圈”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与海拔高度衔接,海拔在1900米以上区域种树、种茶,海拔在1400-1900米区域种果、种药,海拔在1400米以下区域种菜。
二是规划品种类区。根据“3+2+N”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核心区域打造、辐射带动周边”的思路,围绕天麻、大豆、辣椒、猕猴桃、肉牛主导产业规划,形成以东片区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区,以南片区为主的猕猴桃、辣椒产业示范区,以西片区为重点的万亩有机茶产业示范区,以北片区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区,以中片区为重点的蔬菜产业示范区,形成东、南、中、西、北路五大“板块经济”产业带,定片定区集中连片发展天麻产业带、大豆产业带、辣椒产业带、猕猴桃产业带和肉牛养殖区,促使大方县辣椒、中药材、烤烟、脱毒马铃薯、草地生态畜牧业、猕猴桃、高山生态有机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定种植规模,实现规模化发展
一是总体规模。大方县山区农业不能走平原地区单一、同质、大规模的农业发展模式,必须走多样性、高效性、复合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依托现有138.68万亩的耕地面积,结合县内外市场,科学测定需求量,按照“以产定规、以市定规”的方式,种强种大主导特色产业,合理规划优势产业种植规模,积极推进实施“5个10万亩”(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猕猴桃、10万亩辣椒、10万亩大豆、10万头肉牛)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品种规模。根据种植作物的习性,土地资源的保有量,科学测定每一类产业发展的规模上限、当年种植量、年度增量等确定产业发展的适度规模。大方县在秋冬季接茬之际,综合各类要素,科学测定需求,提出秋冬季“765432”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即种植蔬菜(白菜、白萝卜、莲花白、小蒜、香葱、韭菜等)7万亩、荞麦6万亩、猕猴桃5万亩、早熟马铃薯4万亩、特色杂粮(豌豆、胡豆)3万亩、茶叶2万亩。(作者系中共大方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