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水西公园(史开心 摄)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约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正德年间,就有居士善人筹资在此地修建了观音阁,并铸有大钟以纪事。明末安邦彦造反和清初吴三桂平水西时受兵火洗劫,庙毁钟损(故称正德残钟)。雍正四年(1726),知州陈德荣捐款在文笔峰上建了观文塔。雍正八年(1730),知州鲍尚忠增修,取名文峰塔,习称七层塔(见乾隆《黔西州志》卷一)。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观音阁后,香火渐旺。“继以培修,花果林木环绕,每逢繁花盛开,明月高悬,高人雅士游咏其中,以为憩息之所,诚为吾乡中绝好道场也”(永垂不朽碑文)。乾隆末期,兵部尚书李世杰告老还乡,出资在文峰山下修建了文峰书院。李世杰去世后,嘉庆旨修牌坊(又称尚书坊)。在咸丰、同治年间,寺庙毁于战火。永垂不朽碑文载:“嗣遭甲子之变,庙为灰烬。”甲子年即同治三年(1864),黔西农民起义,围城40余日。清光绪八年(1882),战乱平息,乡人集资重修观音阁,“将前后殿宇,神像修复”(永垂不朽碑文),加之住寺僧人不断修缮,使这里渐复生机。
自民国五年(1916)起,姜磻溪亲自植树种花,不辞劳苦,又四方游说、广泛集资,将“年远坍颓”的观音阁修缮一新,并增修了楼阁亭台、荷池围墙。从开始筹资起,历经15个春秋寒暑,公园初具规模。因黔西古称水西,姜磻溪即于1930年将此园正式命名为“水西公园”,并请来黔西有名的徐树轩、徐银仙等一些书法家及丁扬斌、史秋萍、熊佐禹等名士给公园题字、作诗、书联。
文峰山下的荷池,因李世杰捐资修建了文峰书院,遂将荷池命名为“李恭勤公荷池”。
池边是瓦檐粉墙的一溜长垣,粉壁上间隔一米左右标一斗方,上书诗词题咏,其间多是黔西名人所作。公园大门位于长垣中间,门联是姜磻溪所作、徐树轩手书:“公共娱乐场,莫放春秋佳日过;园林游憩地,最难风雨故人来。”
进到园里,左边一鱼池,池里用各种嶙峋怪石叠成一座假山,千窗百孔、玲珑秀美,鱼儿悠然穿梭其间。绿杨拂柳、翠竹苍柏下一条幽径入“月宫”,“月宫”两旁书一趣联,虽是借假山曲径而赋,然而寓意颇深:“大大几个石头怎么穿些眼眼;明明一条正道如何转个弯弯。”
月宫门内是花园,园中群芳斗艳、奇卉争荣,蜂来蝶往、郁香扑鼻,令人赞赏不已。往右,亦是层层花畦,万紫千红、蓓蕾吐艳,美不胜收。花畦外是运动场,栏柱上一联甚为风趣:“拍手笑哈哈七颠八倒翻筋斗;脱开光咚咚三朋四友打皮球。”
运动场上面有玉兰香墓、悼鹤碑及双鹤坟。据说:公园初建时,有人送一对白鹤给姜磻溪,次日双鹤碰死,姜磻溪即将它们埋于此,并作诗刻碑以悼:“自别羊公舞便休,宁拼玉碎不鸾囚。藏身池畔还清洁,化作鸳花定并头。”
由中路拾级而上,迎面即是观音阁前殿,中有佛像一尊,设有茶座以迎宾客。进入后面是一正两厢庙宇,彩栋飞檐、画角雕梁、楹联满目。正殿内香烟缭绕,钟磬之音不绝如缕。院坝中有一株葡萄,满架葡萄如串串珍珠玛瑙,令人满口生津、馋涎欲滴。
左厢是禅房及藏经楼,门前一联,诗意颇浓:“洗钵归来云满袖;谈诗空处雨飞花。”右厢是对厅,屋里排列精致,壁上满是名人诗画书联,还有不少古玩,琳琅满目。对厅后面是一天井,里面有翠柏修竹,澍生池和残钟亭即建于此。在观音阁左后边还有一片林园,曲径纵横、古木参差、藤萝缠绕、鸟啭莺啼,乃是读诗诵经之幽境。其后有一筒瓦飞檐,红柱朱栏的凉亭巧藏其间,名曰“周公亭”。周公,指当时贵州省主席周西成。后来,此亭又改为“中正亭”。
出得园来,抬头四顾,文峰塔巍然屹立于绣球山顶。沿环园路向左平行百步,即有一石坊——李世杰牌坊(亦称尚书坊)——矗立于山脚。牌坊全是巨石打磨后精雕细镂而成,上有珍禽异兽、禅师道徒,图案古朴、栩栩如生,观者无不赞叹称颂。
牌坊左上首有一座飞檐耸角的凉亭,名叫“去思亭”。“去思”二字为黔西女书法家徐银仙手迹。相传:李世杰告老还乡后,皇帝还念念不忘以往君臣间之深厚情谊。一日,皇帝食驴肉时念及李世杰,就令手下官员送一碗驴肉给李世杰品尝。这碗驴肉经各地驿站以最快速度送到李世杰手中时,已腐烂不能食了。但李世杰感念皇恩,用手点了一点腐肉汁于口内,余下的就将它葬于绣球山下,并筑亭以纪念。“去思”语含双关,即皇帝思念臣子,臣子也思念皇帝。
公园建起,一些地方人士常在内写诗作对,揭露时弊。山间凉亭柱下嵌坊作凳以供游人小憩,柱上书两副楹联,其一是:“王道平平马背不如牛背稳;知音落落他乡何似故乡亲。”其二是:“四大皆空坐片刻何分尔我;两头是路谈几句各自西东。”
右边三级石阶上有一石碑,上书:文峰塔。有一联悬于此处:“遮遮掩掩穿芳径;重重叠叠上瑶台。”
由此拾级而上,半山有一小亭,名叫“半山亭”。亭联针对当时莫乱议时事的政策给予辛辣讽刺:“昂首登高可在亭间小坐;江河日下劝君国事莫谈。”
沿石级上至峰顶,文峰宝塔高耸入云,塔身呈六角形,中空,全是剔打琢磨过的青石砌成,共七层。塔的大门两旁悬着两块木牌,上书对联:“塔影似随流水去;钟声多在夕阳时。”
此联系清道光年间黔西知州吴嵩梁所作,徐树轩手书。塔内供奉有千手观音塑像,两边书一谐联:“一身现象有多般称大士不离苦海;千手指人登宝筏奈众生尚在迷津。”
1941年,方伯鸾(名人凤,1888年生于新场平坝,清末中举,思想进步,作有诗词流传于世,1948年去世)在复姜磻溪的信中给予由衷赞扬:“……当今民族方兴,扫出弇陋,古代城廓复钟伟大之色。日时佳客,到来此间……毕然顾盼,花木水石,古物景色,皆足令人志气发扬,此又斯固之佳趣能促启无限精神者也。”
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黔西,官员豪绅们骂红军为“共匪”。姜磻溪代表民众心声,写《闲情赋》贴于园内:“王道不难辨假真,一师过后万眼明。公平当把匪字去,长留余晖照古城。”此事被当时的黔西县长林雁峰知道后,下令追查,要严惩作诗人。幸姜磻溪有亲友在外做官,暗中为他周旋,方得开脱。事后,姜磻溪又以《竹枝词·灯笼》一首讽喻:“既能照亮又遮风,半张白纸糊灯笼。有人捅破框框看,蜡烛一支正在红。”
1941年,国民党陆军305师移驻黔西休整,师长陈明仁的马夫不慎,放马踏坏公园一株玉兰花。姜磻溪不便直接索赔,心生一计:以木匣收残枝败絮,刻碑记序花被马毁经过,并写悼诗四首,其中有:“薄命芳魂绕砌栏,令人一读一心酸。可怜倾国倾城色,化作污泥不忍看!”准备宴席,请县长、绅士和陈明仁到公园赴宴。陈明仁见碑和诗后,主动道歉,当面赔大洋500块。姜磻溪想不到堂堂一师之长竟然如此豪爽义气,当即上前握手言欢。事后,陈明仁曾邀请姜磻溪到他的军队里任职做事,姜磻溪以“师长深情我心领,磻溪无意于功名”婉言谢绝了。
1943年4月,蒋介石到羊场坝视察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路经黔西,到县政府和公园视察。县长刘守刚迎合上意,先将醒群中学改为中正中学,继而又把水西公园更名为“中正公园”。此事引起黔西人民不满,遂作《白头诗》贴于公园内,给予讽刺:“公园改名事多乖,岂料生福不降灾?识得天机一语破,刘公依作进身阶。”一些文人还作《竹枝词》以发泄心中的强烈不满:“玉皇楼偏奎阁歪,中正公园要垮台。叩首能扶倾厦正,愿将吾头砍下来。”公园大门旁有人写了一副谐联:“公不离婆婆不离公公来公去随公到;圆而又扁扁而又圆圆宽圆窄有圆时。”刘守刚闻知后大怒,下令追查作诗之人,但因是无题无款的白头诗,加之有人从中斡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1950年3月,姜磻溪病逝,享龄73岁。亲朋好友及文人士子前往公园作诗书联吊唁。1987年,贵州省政府参事室参事陈祖民重游水西公园,赋诗怀念姜磻溪:“姿翁昔日苦经营,策划园林惠万民。故地重游怀旧雨,心香一瓣悼先生。”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黔西县委、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公园进行维修,改名为“人民公园”,并派专人管理,使公园渐复生机。十年动乱中公园惨遭破坏,许多碑记、古迹被当作“四旧”砸毁。紧接着,旧伤未愈,又遭天灾:1979年5月11日夜7时许,雹雨交加,九级龙卷风将园内许多古树吹折,围墙边一棵一抱多粗的大柳树倒下将尚书房砸倒,古迹石雕毁于一旦。园中寂寞冷落,一片潦倒颓废的荒凉景象,游观者无不感叹唏嘘。
之后,黔西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79年决定恢复和扩建公园,明确了主管部门,调配了管理人员,恢复原名——水西公园,并于1981年行文将公园中尚存的观音阁、正德残钟、文峰塔、李世杰牌坊、永垂不朽碑、东山寺碑和吴嵩梁诗碑等列为县级文物加以保护,拨款逐年整修。在公园管理人员的辛勤培修下,1983年,这颗镶嵌在狮山麓下的明珠——水西公园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先进单位。(作者系黔西县政协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