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清朝重臣 水西先贤——走近历史烟云中的李世杰
        清朝重臣 水西先贤
        ——走近历史烟云中的李世杰
        作者:文|汤 进  发布日期:2021/1/12 阅读次数:次
        矗立在黔西县甘棠镇的李世杰塑像(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试验区 李金贵 摄)
          黔西县最有名望的历史人物,首推曾任清朝乾隆年间兵部尚书的李世杰。“清代才臣,以佐杂洊跻开府者,如雍正间之李卫、田文镜,乾隆间之杨景素、李世杰,政绩最着。”(《清史稿·志》)
          对这位被称为“贵州三奇男”的桑梓先贤,黔西人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恭勤路、文峰书院、尚书坊、重塑的李世杰像、修复的李世杰墓园等文化地标,无一不体现着对他的缅怀与崇敬。一个已故二百多年的人,他的逸闻奇事至今还流传在街头巷尾。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历史上闭塞边远的西南一隅,没有通过科举一途,他是怎样成为一位封疆大吏的?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他的事功与做人,对后人有哪些教益?这些,一直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翻阅史籍,我试图从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往事中,找到可能的答案。


          谈论优秀人物,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李世杰生于1716年,即清康熙五十五年。逝世于1794年,即乾隆五十九年。从康熙开始,到乾隆结束,中国封建王朝进入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这是一个国力明显增强、人口迅速增长、疆域空前辽阔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时代。
          清代官员产生的最主要途径,主要是科举。以这种方式入仕的,叫正途。由保举而得官的,也视同正途。其他各项以及捐纳得官的,都叫杂途。李世杰通过捐纳,以巡检为起点,一步一个脚印,最后直至兵部尚书,这在清代都为数不多。“清代汉名臣中,其以赀郎进者二人,一为李敏达公卫,一为李恭勤公世杰。”(清·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他的功成名就,除自身禀赋外,应当与时代、环境、际遇、性格等也有关。
          乾隆用人的特点非常鲜明,“高宗重视亲民之官,乾隆二年,谕仿雍正时例,督、抚、布、按,各密举一、二人。次年,复命大学士、九卿举堪任道、府人员。八年,诏大学士举编、检能任知府者。十四年,命侍郎以上举能任三品京堂者,尚书以上举能任侍郎者。诏督、抚举亲民之官,贤能夙着者,亲加选用。”(《清史稿·志》)这个导向所起的作用最根本、最重要。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1744年,李世杰28岁时,离开家乡,到江苏常熟黄浦泗任巡检。黄浦泗是一个出海港口,这里物阜民丰、商贸发达。黄浦泗这个江南水乡,对从当时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黔西走出来的李世杰,应当有很大的触动和激发。此后,在1779年任广西巡抚前,其任职地点都在江苏、安徽、四川等大省。尤其是在江苏,历练的时间长达21年。这些地方,历来是国家的重心,事务繁重。
          李世杰的成长遇到很多伯乐。因为能力突出,先后得到了尹继善、庄有恭、陈宏谋等督抚和定西将军阿桂的大力欣赏、举荐。这里有个比较有趣的事,李世杰从金匮主薄升任泰州知州,也是通过捐纳,但谁帮他出钱的?史料上语焉不详。直到看到清代学者包世臣撰写的《艺舟双楫》,才发现有多人相助:“余九君讳观德,字君怀,姓余氏,安徽歙人……君具知人鉴,太子少保四川总督李世杰以从九品试用江苏,君与语而奇之,醵金为加捐知州。”醵就是凑,看来是很多人都凑份子的。
          性格决定命运。李世杰是土生土长的黔西人,黔西的山山水水滋养了他,奢香开九驿、吴三桂平水西等遗闻旧事和重事功的风气,对形成他“少倜傥,喜骑射”的性格应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读书略观大意”“好读书而不屑屑于章句,惟以讲求经济为务”,又使他少了一些书生气,多了一分干劲。20多岁后“忽感奋”“折节改行”,很想奋发做一番事业。到黄浦泗任巡检后,则彻底转变性格,“尽弃从前之结习而专刻厉于居官,乡曲小有争讼,必为剖其曲直而不可干以私。”(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刚任泰州知州时,面对四百余件积案,在一片质疑声中,“虽戏乐不一顾,夜据案视事,尽心以平两造,必得其情而各使之无所觖,不五月而案皆报结焉。宪司莫不叹异”(清·管世铭《李世杰墓志铭》),展现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办事水平。正直无私、务实勤奋,这些优良品格,伴随了他的一生。


          乾隆一生最自诩的功绩是平定边疆叛乱、加强国家统一的“十全武功”并亲自撰写了《御制十全记》,这其中,1771年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年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9年平定廓尔喀,三次李世杰都参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1771年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清初,“改土归流”在川西北一些藏区受到抵制,很难实际推行,由此爆发了第一次金川之战。1771年4月,烽烟再起,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联手再次发动反清战争。战争之初,乾隆命大将军桂林、主帅温福分别自汶川及打箭炉(康定)进军。刚刚到任四川盐驿道的李世杰就接到紧急命令,进驻打箭炉,对南路军需负总责。打箭炉是川藏军事重镇,地位极其重要。天气恶劣、环境险恶,保障粮食等军需品的供应就成为战争最关键的任务。“时馈运初开,章程未定,公悉心经画,昧爽起治军,书至夜分不寐,从官易班趋事者皆倦,公目光炯炯,必得当而后即安,故所处分动中窾会。”(管世铭《李世杰墓志铭》)桂林、温福先后兵败被黜、战死后,1773年,乾隆果断提拔颇有战绩的阿桂为将军,统筹进兵事务。李世杰仍总理南路军粮,在历经了诸多艰难险阻后,圆满完成了后勤任务。“同时总理司道或迭撄咎谴,天子更选重臣督之。惟公独当一面五年之久,无纤毫贻误。”(管世铭《李世杰墓志铭》)1776年7月,索诺木投降,战争结束。这次战争历时5年多、死伤2.7万人、耗银7000万两。阿桂对李世杰的才干非常惊奇,上报给了乾隆,凯旋叙功,升授湖北布政使,留在军中办理报销事务。
          第二次,1786年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6年11月,台湾福建籍的天地会首领林爽文率众起义,声势浩大、连克诸城、连挫清军,清廷大震。当年3月,70岁的李世杰从四川总督调任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没多久,江南发生严重水灾。“时适河湖交涨,冲塌南岸。”这次灾害,一直延续到秋冬,李世杰与安徽巡抚书麟、河道总督李奉翰一道,夜以继日地在第一线处理灾情。到冬天,处理水患刚结束,由于两江地处福建、台湾的要冲,1787年正月初二,李世杰就接到了乾隆“命军机大臣传谕两江总督李世杰、提督蓝元枚曰:着传谕蓝元枚即行驰驿,迅速前往泉州署理福建陆路提督……所有江南提督印务,着李世杰于该省总兵内拣员暂行署理”的谕旨(《钦定平定台湾纪略》),同时,一并负责过往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府君病新起,不敢稍自暇逸,督率员弁料理过境兵丁及运台之米,所至秋毫勿扰。”(李华封《荣禄大夫兵部尚书谥恭勤显考云岩府君行述》)1788年正月初,在福康安的指挥下,林爽文被俘。这次平叛,清朝动用七省兵力,两易统帅,军费耗银达千万两。可想而知,既要处理好水灾问题,又要保证军队需求,加上足疾加重,长子漳州府知府李华国、高夫人相继去世,对李世杰而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要克制多深的悲痛!他“疾忍哀视事。天子诏慰勉,公益感奋,政无钜细,殚竭心神,而疾弥甚矣。”(管世铭《李世杰墓志铭》)10月,乾隆上谕表彰他:“台湾逆匪滋事以来,运闽米石办理甚为妥速,李世杰着交部议叙。”(《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第三次,1789年平定廓尔喀。廓尔喀与后藏交界,十八世纪中叶,廓尔喀族统治了尼泊尔。1788年6月,廓尔喀以西藏征收贸易税太重为借口,命大头人巴尔布率领3000人马,侵入西藏境内,占领济咙、聂拉木、宗喀等地。两个月之前,74岁的李世杰才从两江总督的职位调回,复任四川总督。7月,清军反击,采取了相应措施,由驻藏大臣庆麟主持前藏地区之防御;由四川总督李世杰、四川提督成德抽调满、汉、藏兵4000余人,由成德统领,驰赴后藏。李世杰既负责配合调兵,又负责粮草运送。“府君闻警,星夜兼程而行,督办军务。以其地风土迥殊,足疾大发,步履维难。”(李华封《荣禄大夫兵部尚书谥恭勤显考云岩府君行述》)乾隆认为他能相机办事,并不拘泥遵旨,实属可嘉,赏给御用物品以昭优奖。且表彰“拨米一万三千三百石赶运打箭炉,足敷兵食之用,所办尽心……所办甚是。幸有该督在川,不然如庆麟等之张皇推诿,岂不更廑朕虑乎。”“八月,谕世杰移打箭炉就近调度。”(《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大军压境,1789年初,藏廓签定协议,廓尔喀退兵。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年后的6月,廓尔喀人以藏方未按约付足银元为由,出兵再次进攻西藏。不过,那时李世杰已经致仕回乡了。
          以上所举,只不过是一些重大方面,至于其他,史书上记载太多,“不可胜道”。李世杰从1756年任泰州知州,到1790年授兵部尚书,肩负一方大任长达34年。尤其是乾隆年间,自然灾害频仍,各种灾害的总数较顺治、康熙、雍正三朝92年间多出了两百多次,以水灾最多、旱灾次之(陈振江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在那些年,各级官吏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李世杰在河务、赈灾、救济等方面,都留下了突出政绩。嘉庆登基没多久,曾饱含感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试思从前皇祖所用李卫、皇考所用李世杰,何尝非捐班出身。而历任封圻、政绩卓着。朝廷立贤无方,岂谓以赀入仕者之竟无人材耶?”(《清实录嘉庆朝实录》)


          李世杰的清正廉洁,清代朝野都有定论。
          乾隆五十五年,礼部侍郎尹壮图给乾隆上了一个奏折,主要是针对和珅一手设计的“议罪银”发声。所谓“议罪银”大意就是官员犯死罪,花钱可以免死。尹壮图向乾隆请求“永停此例”。“议罪银”实际涉及到和珅为乾隆额外增加收入的举措,乾隆是支持的。为此,乾隆大发雷霆,多次下谕批驳,尹壮图也多次上奏陈述实情。盛怒之下,乾隆专门安排对地方督抚进行核查。因查无实据,最后,尹壮图革职留任。这件事牵扯面极广,一时成为震动京师的大事。其中,尹壮图的一个奏折中写道:“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经过直隶、山东、河南、湖广、江、浙、广西、贵州等省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疆臣中惟李世杰、书麟独善其身。”(《清史稿》列传一百三十)
          当然,乾隆朝也是整个清朝惩处贪官力度最大的一朝,从《乾隆朝惩治贪污档案选编》看,以乾隆四十五年为界:前44年发生17起一二品官员贪腐案件;后15年发生12起贪腐案件,而且都是集团作案。乾隆任期内,因贪腐被杀的、吓死的一二品高官案件就不下20起。但是,这些都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封建制度的缺陷,导致了乾隆后期贪腐问题愈演愈烈,终于成为了拖垮清王朝的一个关键因素。
          1830年,道光召见迁任陕西布政使的周天爵,问道:“今之督抚贪廉何如乾隆朝?”周天爵免冠摇首连声说:“不如不如。”并作了一番解释:“乾隆名臣如陈宏谋、尹继善、李湖、李世杰,其清正明练固矣,其次虽操守可议,无不以猷为自进,处一官,一官之事皆振作,是贪与廉皆能办事也。今则清谨者但拘文法循资格,中下者更堕废苟且,是贪与廉皆不能办事也。故臣以为不如。盖督抚乃封疆重寄,断非一‘廉’字可了事。凡全身远害者,似无过失,而祸伏未发,二十年其人已去,惟国与民受其弊,此不可不察。”道光为之“动容称善”(清·李滨《中兴别记》)。“贪与廉皆不能办事”正是一个王朝由盛而衰的最为明显的标志。李世杰这样的督抚,在乾隆时还有一些,而到了道光时期,能办事又廉洁的早成稀有之物了。
          李世杰“性本公廉”,“每语人曰:‘廉,美德也,然非俭无以养廉。’故居不华屋,食不兼味,近体之衣,不用缣帛,室无珍玩之物,竹几、绳床、葛帏、布衾、泊如也。或有劝畜姬媵者,府君曰:‘吾黾勉夙夜,精神犹虑不给,复何能分与粉白黛绿者耶?’”(李华封《荣禄大夫兵部尚书谥恭勤显考云岩府君行述》)从平定金川时的钱粮无纤毫贻误、总督四川时的补缺银库亏空和革除官场陋习,到拒绝福康安檄调督抚府库饷银……他“陟历牧司之任,克守官箴”,以自身的言行,不断践行着修身为本、知行合一的古训,他的人格和操守,他的担当和作为,给后人留下的太多太多。


          书院是我国历史上培养读书人的独特载体。乾隆元年,专门就书院设置、山长聘请发了一道谕旨。一时,书院在原来基础上有了更大发展。李世杰虽不是科举出身,但深感读书的重要,每到一地必“培养士类,振兴文教”。除任镇江知府时带头倡议捐建了宝晋书院、在家乡捐资创建了文峰书院外,还有三件有关办学的事,目光超前、泽被深远。
          第一件,创建中江书院。1765年,李世杰升安徽芜湖道,当时,芜湖已是江南重要的商埠城市。下车旬日,即倡议地方商绅捐资创建中江书院,校址选在城外河南距道尹署不远的蔡庙巷。初建的书院因为规模小,几个月时间就建成。为使书院能长期办下去,李世杰还召集当地好学之士,集资购买一块土地,后对外出租,以地租收入来作为办学经费(吕俊龙《芜湖中江书院史话》)。此后,中江书院数迁其址,几易其名,经历了书院、学堂、学校之变,几经沧桑。书院创立以来,滋养和化育了许多读书人,一度是南方重要的书院之一。“五四”时期,书院被称为安徽的“北大”,北大校长严复及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中共重要领导王稼祥等,都在这里就读过。目前,即是芜湖市第一中学。2019年,复建后的芜湖中江书院全面开放,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40平方米,由21栋徽派古建筑组成,已成为安徽传承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第二件,聘请罗典任岳麓书院山长。岳麓书院宋朝初年创建,是历史上着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就悬挂在书院的大门上。罗典(1709—1808年)是湖南人,历任河南乡试、顺天乡试主考官、四川省提督学政、鸿胪寺少卿等职,多次主持国家科举考试。后以侍奉老母亲为由回籍。
          罗典在四川为学政3年,做出过突出的教育业绩。清朝嘉庆年间编辑的《四川通志》记载:“……过市闻书声,辄降舆入馆,为之讲画。有以渎体制为訾议者,典曰:‘学政职在教化,随时随地皆当讲论,岂深居简出为严重邪?’论文喜奇古,注经亦多刖解,然宗尚古注。蜀之士知从汉学者,自典始。着有《读易管见》八卷,刊行蜀中。”罗典刚走,李世杰就到四川任职,应该是听闻罗典事迹的。
          1781年,李世杰调任湖南巡抚。他要大兴湖南教育,便把岳麓书院作为了突破口,回乡的罗典成为他精心物色的山长对象。据说,李世杰三顾罗府,诚恳聘请这位年过花甲的教育家。罗典接过聘书后,很快走马上任,开始了他人生最辉煌的事业(罗宏《湖湘世家·鼓磉洲罗氏》)。
          自1782年起,罗典一连五任岳麓书院的山长,任期达27年之久,出现了“三十年来,大湖以南,人才辈出,登甲第、内外蒙擢用,暨孝廉明经,以行品才猷文学着名者数百人。门墙之盛,为从来所未有”(清·严如煜《鸿胪寺少卿罗慎斋先生传》)的局面。其中着名的学生有“干国良臣”陶澍、“得巍然大魁”的彭浚、着《海国图志》的魏源、官至云贵总督的贺长龄、掌教岳麓书院也达27年的欧阳厚均等。期间,湖南举人近50%、进士约60%出自罗典之门。而欧阳厚均的弟子即有曾国藩、郭嵩焘等。李世杰在湖南一年多,时间不长,却成为罗典的伯乐,为岳麓书院请到了一个好山长,成全了晚清湖南最辉煌的教育局面。
          第三件,帮助解决贵州举子进京应试困难的问题。1790年,年已74岁的李世杰以原品致仕。离京前,乾隆问他有什么请求。李世杰深知贵州地势偏远,举子进京应试,不仅筹集路费非常困难,而且山高路远,旅途艰辛,常常耽误朝考的时间。因此,便希望朝廷能帮助解决这一困难。乾隆十分感动,下了谕旨,要求沿途府州县,凡贵州举子进京应试,以火牌资送。这一规定,一直执行到清末科举废除时。


          现在谈论李世杰时,常常把“不通文理”作为他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还是很有必要作一些客观的分析。
          从重要史料来看,乾隆说李世杰“不通文理”,其实只有两次,而且是分别针对两件事:第一次和第一件事,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在对“湖南巡抚李世杰所有《沧浪乡志》一案无庸查办”的谕旨中,“各省查办禁书,若俱如此吹毛求疵,谬加指摘,将使人何所措手足耶!此事总因李世杰文理不通,以致办理拘泥失当如此。”(《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清代文字狱档辑》记载与此基本相同;第二次和第二件事,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在对江苏硝磺缺额的谕旨中,“李世杰向来办事尚为细心,今乃为此奏,看来该督竟系因病,精神惝恍颠倒瞀乱,本来又不通文理,于此等事不能认真查复,轻听承办之藩司委员等巧饰之词,一任庸劣幕友率行缮折入告。李世杰着交部严加议处。”(《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此时,李世杰在两江总督任上。而后来编撰的《清史稿》李世杰列传中,就写成“上每言其不通文理,然屡褒其能事,礼遇优厚”,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多次。所以,后人看到列传中这句话,没有认真加以思考,误认为李世杰真的一直不通文理。
          就第二次和第二件事而言,会不会有年老精神恍惚、把关不严的问题?估计有。但乾隆第一次所说的,应该是一种警醒和借题发挥,这道谕旨是关于文字狱的处理,是发给李世杰,也是发给各地督抚的,它实际表明了一种政策的转向。这里,要简单说一下清代的文字狱。文字狱就是以文字作品定罪,是震慑官吏、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清代文字狱从康熙开始。乾隆时期最多,有一百三十多次。其实,乾隆批评李世杰“不通文理”,真正的意图,应当是借李世杰处置这件事,提醒各地督抚,今后该缓缓了,不要再吹毛求疵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李世杰不通文理,当年他在督运粮饷率兵路过四川雅安飞龙关时,是写不出《过飞龙关》这样的诗句的:幂䍥春阴酿晓寒,雨余岚翠扑征鞍。盘旋马踏层云上,淡沱峰如入画看。村舍炊烟浮碧穗,溪桥乱石激清湍。登临已觉行非易,负重边氓食力难。
          斯人已逝,遗风长存。今天,身着朝服、头戴翎帽、腰佩宝刀的李世杰塑像,伫立在黔西水西公园的文峰塔下。他的面容坚毅,眼光深邃,静静地凝视着前方。在不太远的扯泥坝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李世杰长眠于此。修复后的墓园中,御祭碑上的祭文,默默地诉说着其人生动复杂的人生历程。如果没有当年迈入他乡的第一步,没有成长中的诸多际遇,没有那一份执着和恪勤,也许,他会“悯默以空老”,湮没在滚滚历史长河中。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有李世杰这样的先贤,是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之幸!(作者单位:黔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1楼] 网友平凡人,于2021/1/14 12:32:43发表: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之幸
        发表评论
        姓名:
        评论:
        (字数不能超过300个)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剩余字数:
        本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