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西麓白鸽下的翁同书墓(图片来源于《翁同书传》)
道光二十八年(1848)七月,翁同书简任贵州学政,次年奉旨留任。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翁同书学政期满。翁同书在黔省长达五年,三次按试大定府(第一次为查考、第二次为岁考、第三次为科试),发现“水西多才”,并为《大定府志》作序,称赞大定府“名公巨卿,俊民耆德,后先相望,人物之盛,与贵阳、遵义相抗”。
翁同书(1810-1865),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巽斋,谥“文勤”。道光二十年(1840),翁同书进京参加会试,以殿试二甲十七名中进士。是年五月,勤政殿引见,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三年(1843),翁同书充广东乡试正考官。道光二十四年(1844),翁同书先后充殿试收掌官、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
道光二十八年(1848),贵州学政丁嘉葆任满奉旨回京,翁同书因在翰林院业绩卓着,道光帝遂简派他来接任。七月二十一日(8月19日),皇上“召见于勤政殿”,并询问翁心存家居情况,“命同书传旨,趋令来京”,后翁心存再次入值上书房。道光二十八年(1848)八月十八日,翁同书携带眷属(夫人钱氏、次子翁曾源、三子翁曾桂)赴任,十月二十五日(11月20日)行抵贵阳,二十六日接印,二十七日拜发奏折,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拜访了贵州巡抚乔用迁(字见斋,号敦安,湖北孝感人)、贵州布政使罗绕典(字兰陔,号苏溪,湖南安化人)等人。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1848年12月7日),翁同书在致翁心存的家书中云:“黔中风物清嘉,食品奇贱。地主乔中丞、罗方伯等相待极厚,缺虽苦而用度尽敷。”(见《翁同书手札系年考》,以下引文同)
翁同书上任伊始,便马不停蹄地查考贵阳、遵义、大定三府,并接办三府诸生的“科考”。这是翁同书第一次按试大定府。他在道光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1848年11月22日)致翁心存的信中说:“定于冬月十日开考,首郡嘉平,按临遵义。”12月下旬,翁同书坐轿前往大定府,先后查考了大定府学及平远、黔西、威宁、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等州县学,前后费时10天。他在大定府所出赋题为“钧天广乐:梦游帝所乐奏钧天,赖有高楼能聚远”。在查学过程中,翁同书碰到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县学教谕具禀要求革除两名生员的事情,其理由是两生“不守卧碑”,翁同书认为理由空泛,驳令指实,亲自询问其他教官了解情况,认为两生“似可挽救”,使得两生免于革除,可见其惜才之心。
在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查考期间,翁同书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游览了青螺山下的文星阁、七星山上的诸葛亮祭星处,可惜武侯碑文经过多年风雨剥蚀,文字早已漫不可考。翁同书在威宁查考期间,当地官员告诉此地“匝月数变”“道途白昼盗贼横行”。为保证翁同书的安全,沿途州县派遣兵丁亲自护送。查考完威宁已临近岁末,翁同书返回贵阳与妻儿过年团聚。
翁同书第二次按试大定府,是在奉旨留任贵州学政的第二年。道光三十年(1850),翁同书岁考安顺、兴义、大定、遵义等处,六月回省又出按思南、石阡、镇远、思州、都匀等地。翁同书何时抵达大定府?在大定府待了多长时间?翁同书在写给家人的书信中,详细记叙了岁考大定府的事情。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1850年3月7日),翁同书在安顺岁考时,写信给父亲,告知岁考的计划:“考安顺后,渡盘江考兴义,还考大定、遵义,是为上游四郡,约六月初回省。”他又在二月十三日(3月26日)致翁心存的信中说:“男定于十一日起程,因俟文书,恐尚要缓数日,回省约在六月初。”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道光三十年四月初四日(1850年5月15日),翁同书在致翁同龢函时,告诉前往大定府的事情:“四月初四日安平县行馆。明日可到清镇,初十日可到大定。”在这封长信里,翁同书还详细叙说省署、考棚、幕友等情况:“至清镇,距省才一程,折而赴大定,而遵义皆其才薮矣。黔中幕友二人已足,省署之小,亦天下所无。沿途及他处考棚皆狭小,故兄不敢多延幕友。前者严亲屡责以人少,金师亦为兄虑……明日由省至清镇,同往大定。两郡阅文,黔中主宾向住一馆,从无四友之事,不知若何位置,而修金之竭蹙,则又其次也。”他还谈及贵州拔贡生赴京考试的事情,并对其进行点评:“贵州拔贡想已陆续到都。李炘负才,字学褚颇可,而狂行不逮文。谌焕模、欧阳泰、赵宜煊(原籍上海)、周锜、邱永丰(极孝)、刘廷俊(富而好礼)……”最后嘱咐翁同龢对谌焕模(号芸书,织金人)给予帮助——“谌生焕模如未得馆,可略周之。伊甚贫,念之不能置。”《翁心存日记》第二册第792页记载,道光三十年四月初三日,来自大定府的拔贡生谌焕模、章永康(字子和,别号瑟庐)等人前来拜访翁心存。根据翁同书在家书里的记载,他于道光三十年四月初十日(1850年5月21日)抵达大定府,四月二十六日离开大定府往遵义,在大定府待了整整17日。在大定府岁考期间,他曾写信给翁曾源。此信不长,照录于此:
数日前得汝禀……初九日所发,知署中平善,欣……至□字在信札中尚无妨,然毕竟宜避,足见汝之细心。已告枬生矣。二金君阅文尚好,毕竟多两友,便看得从容而速,我可以早看些。今日已考毕第二场文童。此间武童二千馀,必须廿六日起马(可薙发矣)往遵义。今将谕单等……即赴遵义房,并谕其一切……勿……往还,查出必究。伊可在黔西会齐□候我,须由此折回至黔西也。所取人才颇佳,第一乐事。身体甚好,天气晴而多风,屡见好月色。此问合署好,不一。四月十六日大定试院。
这封信写于道光三十年四月十六日(1850年5月27日),叙述了在大定府岁考的情况及对儿子的关心,家长里短,饱含父子深情。
翁同书认真履职尽责,对岁考严肃细心。道光三十年八月二十七日(1850年10月2日),翁同书在写给翁心存的家书里说:“署中……理岁试报部册□九月底□□□□才十月内拟出棚,□遵义、大定,即旋省。黔省所有下游各属,均于岁考广额,其上游则在科试举行,均与部覆相符。所有公事,均细心检点。”这也在翁同书于各地巡考时随手记下的《使黔杂记》里得到充分体现。《使黔杂记》对考试规则、官场风气、黔中风土、生活细节等作了详细记录,生动还原了学政工作的细节。《贵州文史丛刊》(2020年第四期)载有《翁同书〈使黔杂记〉》,对其进行整理。
翁同书第三次按试大定府,约在咸丰元年(1851)冬。《翁同龢年谱·巽斋自订年谱》记载:“咸丰元年冬,翁同书‘科试遵义、大定’。”咸丰元年十月十六日(1851年12月8日),翁同书在写给翁心存的家书里云:“男定于十九日往遵义、大定两郡……可竣事。”咸丰元年十二月二十日(1852年2月9日),他又在致翁心存的家书里云:“男于十月二十日出省,按试遵义、大定两郡,照例广额试……兼获隽材。惟大定为水西地,奇寒彻骨,风雪漫山,试毕遄归,于十一月廿七日抵省。”在这封家书里,翁同书还说起大定府的劫案和黄宅中(字惺斋,号图南,山西河曲人)卸任贵西道、转任浙江杭嘉湖道的事情:“曹子祥(署大定守)处之信已递去,子祥□以男之上疏为多……新有劫案□□严批勒缉,久之未获,而续有劫伤,竟不能无惴惴。本任黄惺斋年丈卸西道篆,即引疾,留之不可。此缺应子祥题升,今有盗案,未获得否,未可知也。”咸丰元年(1851),57岁的黄宅中擢升贵西道,左腿痛于风湿,陈请病归未准。是年九月,黄宅中奉旨授浙江杭嘉湖道,十一月卸事自黔起程。
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翁同书学政期满,因病伤寒,向接任者黄统(字伯垂,广东顺德人)交卸手续后未能及时起程复命。咸丰三年(1853)正月,翁同书携带家属由蜀栈北上回京述职,途经成都时接到谕旨,驰赴扬州琦善江北大营听后差委。咸丰八年(1858)任安徽巡抚暂办安徽军务,咸丰十一年(1861)因寿州失守,充军伊犁,同治四年(1865)死于甘肃花马池(今属宁夏盐池县)。
翁同书提督贵州学政期间,“几年间数巡黔省各地,观风阅课,审阅地方志书,任内虽无宏绩,亦可谓有功黔省文治者。”(见《翁同书〈使黔杂记〉》)清代西南大儒郑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曾赞其“五年化雨,膏遍山国。比来学者,多知为文,宜略识字。北江(洪亮吉)导古学于前,先生倡小学于后。”当地官绅士子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自歙县程春海先生后无与比也”。由于他“以经义提倡”,一时黔中“士民翕然向学”。
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
翁同书对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文化教育事业功不可没,在按试大定时发现大定陈世彬(字藻洲)、平远谌皆模博学能文,遂推荐给大定府知府黄宅中,并以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之韵作诗一首,诗曰:“牂牁险关西南天,颇有人才如倚相。两生从谁受诗法,蜂蜜能将百花酿。尹珍傅宝今岂无,真赏差免遗贤谤。少年文章有收尾,论衡早入中郎帐。名驹已喜高籋云,孙竹行看巨如盎。丰城双剑莒二鼎,培获深蒙使君饷。”(《按试大定,有大定陈世彬、平远谌皆模皆以弱龄补弟子员,水西多才,独奇两生,用东坡诗送碧香酒与赵教授韵,柬黄惺斋太守》)后来,陈世彬不负众望,历保至知州,以知府升用,并赏戴花翎。丁宝桢(字稚璜,织金人)任四川总督时,素奇其才,将大用之,遽卒于广安差次,年仅51岁。而谌皆模英年早逝,未婚妻陈枕云(陈世彬之妹)终身未嫁,有《滴碎愁心集》传世,这是后话。翁同书于365体育app安装_beat365体育亚洲入口_bt365网站最大的贡献,就是审阅、鉴定《大定府志》,并于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应邀为《大定府志》作序,对此志十分赞赏。
翁同书与《大定府志》的纂修者、大定府知府黄宅中交情深厚,称呼黄宅中为“年伯”“年丈”,足见其对黄宅中的尊敬。道光三十年七月二十日(1850年8月27日),翁同书在致翁心存的家书中云:“黄惺斋年伯进京约出月初动身,有银信托伊带上。”翁同书查考大定府时,黄宅中未资以路费,“大定无程仪”(见《使黔杂记》),可见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在金沙县新化乡龙井村的黄母安氏墓碑上,刻有翁同书与黄宅中的印章及题词,这也是两人友好交情的见证。《大定府志·卷之三十三·俊民志二》记载:“大定里民黄凤灵妻安氏,道光二十八年(1848)举百岁,未旌。知府黄宅中给以‘懿寿期颐’。”道光三十年(1850),翁同书题词“人瑞女师”;黄宅中题词“懿寿期颐”,题联“婺焕扶辉从前燕翼堪诒谷;龙飞凤舞伫看鸾殿下金题”。
翁同书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对黔省史志情况了如指掌。他在序的开头开门见山地写道:“曩备员史馆,与修《一统志》,见滇黔二省纪载弗详。盖地居边徼,志乘阙如,载笔者无所资以考证也。及奉命视学黔中,考牂牁江之为何水,且兰汉县治之为何地,而综稽众说,言人人殊,于是叹地理之茫昧,莫甚于黔中矣。”
翁同书读书过目成诵,着有《药房诗文集》《文勤杂着》《巽斋奏稿》《巽斋杂志》,尤长于治史学,国家图书馆藏有翁同书题跋批校善本70余部。他视学黔中后,十分注重方志的作用,曾在《使黔杂记》里摘抄清代着名学者、贵州巡抚田雯(字紫纶,号漪亭,自号山姜子)的《黔书》,也对清代着名文学家、大定府知府姚柬之(字佑之,号伯山,又号且看山人)的《牂柯郡考》《汉武陵犍为益州牂柯四郡考》《重修贵州大定府治记》等进行研读。“大定府境,不审古何地也?姚伯山先生守郡,尝为文考之,以为古夜郎侯国,在汉为犍为郡,其言绝辩核,以理考索,其或然欤?”简要介绍《大定府志》的情况和作序缘由:“郡旧有志,简陋不足观。黄惺斋先生来守是邦,重为搜集,别之为内外篇。内篇为卷四十,其目七:曰典礼、曰疆土、曰治地、曰惠人、曰俊民、曰经政、曰旧事;外篇十卷,曰文征,而以旧志序录附焉。书成,嘱同书序之。”
翁同书认为:“窃惟大定,旧为水西地。水西安氏,起自三国,迄于明代,其事备见前史。我朝仁育义征,荒服詟息,于是改土归流,去宣慰使之世官,俾率编氓以受长吏之约束,水西安堵,无复后患,此则黔事之大者,不可以无述。”他充分肯定大定府的文风,不仅在《使黔杂记》里借“钟同年汉章”之语云:“文风遵义第一,次大定,次省城,安顺、平越亦尚去得。”(《使黔杂记》详细记载贵州各府学额,大定府辖三州一县,学额为85名,仅次于学额为100名的贵阳)还在《大定府志·序》里云:“而大定自入版图以来,名公巨卿,俊民耆德,后先相望,人物之盛,与贵阳、遵义相抗,尤方志之所宜详。”
黄宅中任大定府知府时,“日黾勉于吏职,听讼催科,勘验缉捕,旰宵辘辘,无暇时也。”(见《大定府志·跋》)翁同书对黄宅中在大定府的政绩给予高度赞扬。道光三十年六月二十四日(1850年8月11日),翁同书在致翁心存的家书中云:“黄惺斋年伯守大定,治绩卓然,清狱讼、育贤才、纂郡志,直是汉之文翁。男每念此人,不登荐剡,是无公论,果为丽泉尚书及中丞疏荐。”咸丰三年九月(1853年10月),翁同书在致二弟翁同爵(字侠君,号玉甫)的家书中云:“又闻有作三耳之论者……舫、黄惺斋、姚石甫、邹钟泉,皆一时名人□谓荐……圣人求贤若渴□意也。”在这篇序里,翁同书高度赞誉黄宅中的功劳,称黄宅中的治行比肩巴蜀郡守文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守],并把《大定府志》与《华阳国志》相提并论:“一旦博稽故牍,勒为成书,洵足称快。然非先生勤于吏事、勇于有为,乌克睹斯盛举哉?政事之兴废,视乎其人,于此志也,得其概矣。汉时巴蜀文学最盛,说者谓赖文翁之教。而常璩《华阳国志》,甄叙贤达,下逮列女,亦载记中之善者。今先生之治行,足追文翁;而是书体裁尽善,庶几常璩之流。”翁同书谦称“忝輏轩之职,乐观是书之成,故不辞而为之序”,预言《大定府志》“他日上之史馆,比于古者行人之所献,未必不足以供采择”,并且肯定地说:“博雅君子,其必以余为知言也夫。”
《大定府志》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十月,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行,书前有序三篇,第一篇为云贵总督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人)所作,第二篇为贵州巡抚乔用迁所作,第三篇为翁同书所作。翁同书的序博赡肯綮、饱含深情,虽不及林则徐的序骀荡疏宕、辞致雅赡,亦为《大定府志》增色添彩。(本文写作参考了《翁同书传》《翁同书手札系年考》《翁同书〈使黔杂记〉》《大定府志》《大定县志》等资料)